銀保監會:簡政放權 優化典當行業營商環境
時間:2022-05-26 16:09:40 來源:中國新聞網 作者:網絡轉載
為進一步規范典當行經營行為,加強監督管理,壓實監管責任,防范化解風險,促進典當行業規范發展,銀保監會辦公廳近日印發了《關于加強典當行監督管理的通知》。今天(5月29日)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就相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。
這位負責人表示,《通知》制定主要遵循以下原則:一是堅守功能定位。引導典當行回歸典當本源,專注細分領域,培育差異化、特色化競爭優勢,滿足小微企業、居民個人短期、應急融資需求,發揮對金融體系“拾遺補缺”的作用。二是嚴守風險底線。要求典當行依法合規經營、嚴守行為底線,指導地方金融監管部門完善準入管理,加強日常監管,加大對違法違規行為的處罰力度。三是堅持簡政放權。優化典當行審批服務,削減不必要的審批,減輕年審負擔,方便當票領取,優化典當行業營商環境。
這位負責人還就典當中的一些具體問題作了介紹
1.絕當物處理方面,《通知》有哪些規則調整?
在絕當物處理問題上,《通知》不再區分絕當物估價金額大小要求,統一要求典當行對絕當物采取協議折價或協議拍賣、變賣的處理方式,并就拍賣、變賣所得價款優先受償,“多退少補”。即拍賣、變賣收入在扣除拍賣、變賣費用及當金本息后,剩余部分應當退還當戶,不足部分應當繼續向當戶追償。主要原因是《物權法》第一百八十六條、第二百一十一條明確禁止流押、流質,現行《典當管理辦法》第四十三條有關損溢自負的規定與物權法相抵觸。
2.在典當行利息和綜合費用收取方面,《通知》有哪些新要求?
利息方面,適應貸款市場報價利率(LPR)改革,《通知》規定典當當金利率按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及浮動范圍執行,不再按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銀行機構6個月期法定貸款利率及典當期限折算后執行。綜合費用方面,要求典當行根據實際提供的服務向當戶收取綜合費用,且不得超過現行《典當管理辦法》規定的費率上限。
同時,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沖擊,《通知》鼓勵典當行改進服務,進一步降低小微企業和居民個人綜合融資成本。
3.在“失聯”“空殼”企業處置方面有什么考慮?
《通知》從細化認定標準、加強信息公示角度,指導地方金融監管部門加大“失聯”“空殼”企業處置力度。通過加強與市場監管等部門的信息共享和聯合懲戒、加大向社會公示力度、采取更嚴格的差異化監管措施等方式,引導“失聯”“空殼”企業主動退出,實現減量增質,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。
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還表示,目前涉及典當行業監管的規章、規范性文件主要有:《典當管理辦法》(商務部 公安部令2005年第8號)和《典當行業監管規定》(商流通發〔2012〕423號)??紤]到《通知》是為適應典當行業發展與監管的實際情況,對《典當管理辦法》和《典當行業監管規定》部分條款的修訂,因此,《通知》發布后,《典當管理辦法》和《典當行業監管規定》仍舊有效,但與《通知》不一致的規定,以《通知》為準。
據統計,截至2019年末,全國共有典當企業8397家,注冊資本1722.6億元,資產總額1602.7億元,典當余額992.86億元。2019年1—12月,全行業實現典當總額2860.48億元,累計開展業務179.2萬筆,平均單筆業務金額16.6萬元,平均當期33天,最短當期1天。
|